生命在於運動」絕對不是一句空話。缺乏運動、缺乏肌肉、缺乏力量的危險性,其實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高很多。
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形態讓身體急速退化,即便將生活中每個能動的機會都拿來動,往往得到的也只是低強度疲勞而已,對於提升人體運動能力效果非常有限,更何況大多數人都處於偏靜態的生活形態。
人體運動能力和身體健康下滑的速度之快,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。以太空人為例,如果太空人在外太空不做任何訓練的話,回到地球上連基本行走的能力都會喪失,肌肉大幅退化,心臟甚至會縮小三分之一。因為失去了地心引力的外在刺激,所以太空人在外太空需要進行非常嚴格的訓練。
我們大多數人成年後步入職場,就面臨一段長達三、四十年的心靈禁錮。不自由的心靈導致不自由的身體,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,讓自己在整個中壯年時代,即使有時間也只想著放鬆、休息、娛樂、享樂。訓練——捫心自問——的確不是一個討喜的選項。
唯一的驅動力,可能是扭曲身體形象導致的惡性瘦身產業。到了一定歲數,混得不好的老人,貧病交加;混得好的老人,則成為各種產業爭相討好的對象,「青春永駐」便成了熱門話題。各種「不會累、不用動、用擦的、用抹的、用雷射的」號稱能「長生不老」的技術,搖身一變成為熱門商品,彷彿用錢就能買回青春。
然而,身體狀態的下滑,是任何粉飾都掩蓋不了的。即便外表能暫時抵擋歲月的痕跡,但老化的身體,自己最清楚不過。如今許多年輕人已出現腰膝無力、肥胖等問題,各種過去被視為「老年病」的症狀,正逐漸年輕化。
身體老化的過程會導致骨骼肌大量流失。最新研究顯示,人體重要組織開始流失的時間越來越早、速度越來越快——這才是真正的風險所在。許多人擔心健身或訓練可能帶來的風險,但我想問:你們可曾認真思考過「不訓練」對身體造成的風險?
人類歷經數百萬年演化,但文明發展不過幾千年,現代科技更只有短短數十年。我們的身體,根本還未具備適應如此便利生活環境的能力。
從前,我們的生存依賴高強度的勞動與日常活動——這些能力直接決定生死存亡。若失去狩獵與工作的能力,在演化上便是致命的生存劣勢。
而今,多數人已不再需要為生存從事高強度勞動,但我們卻因此遺忘:這副軀體依然需要足夠的刺激,才能維持應有的健康狀態。
「生命在於運動」絕非虛言。缺乏運動、肌肉流失、力量不足所潛藏的危險性,實則遠超乎我們想像。